欢迎来智能制造综合实训中心

从北上广新基建行动方案看制造业未来发展

发布时间:2020-08-10浏览次数:460来源:zncenter

 刚刚过去的一段时间,北京、上海、广州等地相继发布“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”(2020-2022)(以下简称行动方案),在中央布局下,地方快速跟进,新基建由此按下“加速键”。

  很明确,这是一个三年行动计划。不仅全国每个省区出台了行动方案,而且各省会城市及经济总量靠前的城市,都发布了自己的行动方案。

  从行动方案的结构上来看,都包括三部分,或者说是三段论,即基本目标和原则、重点任务、保障措施。其中,对第一部分的表述略有差异,将总体要求分为指导思想与行动目标。重点任务与保障措施是最体现地方特色的部分。

新基建未来发展的双轴风向

  新基建本身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撑底座,从另一个角度说就是基础风源;新基建投资则是加速助力器,它推动着风力大小与风速快慢。

  新基建作为制造业发展的基础轴

  不论是AI、5G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、新能源充电桩,还是特高压、轨道交通,都是智能时代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,这些基础设施对制造业发展,尤其是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基础支撑作用。

  处在新基建七个方向上的制造业企业自不待言,即使不在这七个方向的制造业企业,基本上会与其中的一个或多个方向高度相关。这也有两个方面,一个方面是为这七个方向提供服务,另一个方面是接受其服务。基础设施可以为制造业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产品或服务,而高效优质的产品或服务,可以满足新发的多样需求。因而,从这个角度来说,新基建作为制造业发展的基础轴作用是由此奠定的。

  举例来说,一家传统制造业中的纺织企业,被列为高耗能、高污染、低附加值的制造企业,让这样的企业去研发AI,去做5G、去建设工业互联网,显然是不现实的。但是,即使这样最传统的制造企业,仍可以应用AI和工业互联网。利用AI来更精准地搜集市场供求信息,更精准地预测产品需求以及原材料与产出品的价格波动,更精准地改善供应链、规划物流与生产,提高企业运营的效率,降低企业运营的成本;同时利用工业互联网对物流与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的数据采集,不仅能够提高各作业平台的速率与效率,而且可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原料浪费、提升劳动生产率,还能通过对大数据的潜在价值挖掘,发现新的商机,开发新的产品。尤其在疫情突发的情况下,果断决策,迅速生产口罩一类急需品。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,更好匹配制造业流程改造,转型升级的效益就会很好地体现出来,新基建的基础作用有了生动的实践案例。

  从“新”字来说,当然是相对于旧基建来说的。先前的经济增长,有相当重要的部分是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所带动的。也就是说,基建作为基础轴的作用一直在发挥,新基建当然也不例外。

  从中央的经济政策来看,要求扎实做好“六稳”工作,全面落实“六保”任务“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”,并提出“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”。一方面通过新基建创造充分的就业机会,维持社会秩序的基本稳定,另一方面围绕新基建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空间、拉动社会资本重点投入实体经济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新基建的基础稳定作用更加凸显。

  新基建投资作为制造业发展的助力轴

  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,在出口疲软、消费不振的情况下,尽管投资的带动效应也出现了下滑,但其驱动作用仍不可低估。或者说,投资驱动增长被赋予了更大的期望。参考2003年爆发“非典”,投资对GDP增长贡献率高达70%,将投资作用于“六保”,具有稳定与增长等多重意义。

  没成想,行动方案刚开年,就遭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强力冲击。但新基建的投资节奏并没有被打乱。

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没有设定GDP增长目标。如果按照2020年GDP增速5.6%的低限来计算(即GDP要较 2010 年翻一番的目标不变),相对应的基建投资增速至少须达到15%以上。据此测算,2020年的基建规模在20万亿元左右。其中,10%~20%用于新基建投资。当然,因受疫情拖累,投资进度相对放慢。在上半年大规模疫情基本可控的情况下,下半年有望加速增长。目前看,险资与股市相对积极,趋势看好。三地行动方案都明确以社会投资为主体,政府投资为引领。

   仅就工业互联网来说,已经在推动中国制造业的智能化升级。

  工业互联网集聚的产业链,上游为智能硬件,中游为由边缘层、Iaas层、Paas层、Saas层组成的工业互联网平台,下游则是生产应用场景,再细分就又包括高耗能设备、通用电力设备(发动机、电机等)、新能源设备(风电、光伏等)、高价值设备(数控机床、燃气轮机等)、仪器仪表等专用设备。从工业互联网看新基建,就是各种设备及产品,以人工智能与产业互联网为基础,进行智能升级,重构的产业链整个是智能的,也就是泛智能。

  制造业的实践已经表明,受本次疫情(将来也许或有其他的突发状况)影响最大的就是智能化不足的企业,较多依赖人工的制造业企业开工率一般不会超过50%,很多企业生产难以为继,生存也奄奄一息。而受疫情影响小,甚至在本次危难中获得难得发展机遇的企业,都是智能化程度较高的制造业企业。疫情与新基建的双重刺激,更清晰地画出了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线图。路线图上的每一步,都由智能化连接起来。可以说智能化无处不在,这也是泛智化,更远的未来应该是全智化。

  新基建将加速推动智能化升级,推动技术革新,优化生产流程,加速淘汰落后产能或全新改变落后产能。随着5G部署推进,工业互联网的基础作用在效率与效益上的体现将日益突出,智能化水平也会有质的飞跃。全国一体化的制造业大数据平台、制造业战略物资调度平台、制造业监测分析平台等,使智能化更广泛地铺展开来。生产技术与生产方式的更新迭代,让智能化的渗透力更加深广。

  制造业智能化升级就是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制造业,全面提升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能力、网络化能力,实现生产、管理、运维、营销、服务的全过程数据贯通、生产资源全要素网络协同和生产活动全场景智能应用。制造业智能化升级正是新基建基础作用的多重价值所在。

  一是物联网接入能力。支持并兼容主流工业协议,连接主流PLC,支持主流CNC机床及机器人设备,即海量设备接入能力,对工厂内外的智能产品设备数据和业务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,可视化地掌握设备运行工况,赋能厂内设备管理和后市场服务。

  二是端到端的一体化解决方案。连接各个环节上的生态合作伙伴,为企业提供设备一站式快速接入和零门槛的设备上云,快速搭建可运营的工业互联网平台,实现低成本创新。

  三是实现设备零部件的自动识别。采用各类标识技术自动识别零部件,服务于制品、工序、产品等,在仓储、生产过程中实现自动信息采集与处理,通过与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对接,实现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。真正实现工厂管理软件之间的横向互联,实现数据流动、转换和互认。

  四是数据智能化管理与安全。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,实现数据的集成、分析和挖掘,支撑智能化生产、个性化定制、网络化协同、服务化延伸等应用。通过部署和应用工业防火墙、安全监测审计、入侵检测等安全技术措施,实现对工业互联网安全风险的防范、监测和响应,保障工业系统的安全运行。

  万物互联就是制造业泛智化的形象表达。

 新基建将制造产品质量显性化

  对于我国产品的质量,国内外一直存在质疑,近年来有了很大改观,但整体质量仍时为人诟病,如出口口罩与出口船舶最近就因为质量问题,频频受阻。

  从智能化转型到新基建都是要大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。何谓高质量发展,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许召元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要求:

  一是产品质量不断提高,能够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。

  二是生产过程清洁高效,满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。

  三是企业效益保持在较好水平,人均增加值不断提升。

  四是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,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大的市场空间。

  实际上,以上四个方面仍然过于宏观。笔者理解,对于制造业来说,就是产品质量显性化。从用户的角度来说,就是产品质量能看得见、摸得着。




上一篇:下一篇:
返回列表